民营经济在杨浦高质量vps主机搭建发展的“三大关键”
最佳回答
“vps主机搭建”民营经济在杨浦高质量vps主机搭建发展的“三大关键”
信心、创新、减负,在今天(5月13日)召开的杨浦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这三个高频词的存在感格外强。截至去年底,杨浦区民营企业数占企业总数90%,贡献全区46%的税收、92%的就业和92%的研发投入。数据折射出,民营经济已成为杨浦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具备坚实基础。
信心之源
对未来的信心,来自于过去。不少企业从只有两三个人的小团队发展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独角兽和领军企业,比如优刻得。2012年,优刻得从杨浦云基地一间会议室起步,如今在全球30个可用区构建了安全、绿色的数字基础设施,累计服务数10万家企业客户。
13年的跨越发展印证了杨浦的硬核支持。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季昕华说,“我们看到了杨浦在数字产业上的坚定投入。”
对未来的信心,也来自于现在。欧坚集团是一家为进出口企业等提供报关、物流和外贸代理服务的企业。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挑战,杨浦区委书记薛侃第一时间带领区相关部门领导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建议,为企业出实招。
除了“救急”,杨浦的企业服务更是着眼中长期、战略性问题,为深层次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支撑。
“薛书记特别指出,要我们在数字报关、数字物流和数字贸易等领域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传统业务的赋能作用,”上海欧坚网络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葛基中说,“我们以数字化转型为破局点,成立由党员和业务骨干牵头的集团数字化优化工作小组,实施网络营销、AI智能报关和大数据赋能的发展策略,推动业务持续发展。”
创新生态
创新生态为行业带来的“护城河”,亦是杨浦数字企业保持领先的原因之一。
脉策创业十年,一直聚焦在数据生产和数据服务领域,是深耕垂直领域的数商。“要在产业链上下游找到足够多的伙伴,才能推动自身业务的前进。” 上海脉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路拓说。
杨浦打造“1+2+3+4”数字产业体系,通过“链长制”深耕12条细分产业链,形成产业矩阵共振效应。
杨浦在全市率先出台发布《杨浦区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立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指引》,坚持“总体有力、灵活有度、协同耦合、互为支撑”原则, “一链一策”完善重点产业链专项政策体系,持续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策矩阵。
减负增效
发展早、势头好,自然会更早一步地遇到一些实际运作中的问题。为了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杨浦区在提升政策措施的精准度、实效性上下功夫的同时,积极解决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痼疾顽疾,包括4项措施,一是涉及持续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二是强化信用修复和守信激励、三是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人才服务、四是集聚各类功能性机构。
今年2月以来,杨浦区结合区情实际,通过召开民营经济企业代表座谈会、实地走访企业、建议提案办理等形式,“面对面”沟通民营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点对点”听取企业对杨浦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聚焦民营企业急难愁盼,形成《2025年杨浦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推出五大行动、共20条举措。
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明说:“‘20条举措’覆盖面广、针对性强,让我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例如,‘平等参与政府采购’释放了破除隐性壁垒的信号,让优质企业有了更多参与竞争的机会;‘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拓宽融资渠道’则切中了民营企业创新投入大、融资难的核心痛点。”
薛侃说,当前,企业面临的问题既有行业环境下的共性问题,也有各自发展的个性问题。区委区政府帮助企业解决好共性问题,关键要靠政策;解决好个性问题,要靠细致的服务。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政策和服务的精准性、可及性和有效性,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保障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培育民营企业创新壮大、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法治护航民营企业权益、与民营企业双向奔赴、同频共振,全力护航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创新发展。